2024年, 第1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5-15
  

  • 全选
    |
    专题策划
  • 姜又琳 张红 刘堃靖 李享 刘海龙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出发,对中医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概述了中医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内涵及其构建方法和研究应用,介绍了中医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利用中医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对名老中医诊疗经验进行数据挖掘并建模后形成了中医疾病知识图谱,以及历年来中医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以期为同领域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 张红 倪皖东 姜又琳 李享 刘堃靖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8-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态靶辨证”中医诊疗思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谢病中医辅助诊疗提供智能化支持。方法: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医学文献和专家经验进行信息抽取和实体识别,构建包含疾病状态、治疗靶点及相关辨证规则的术语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利用图数据库和深度学习算法,构建态靶辨证知识图谱,表达不同疾病状态与治疗靶点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通过模型训练和知识推理,结合病例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推荐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案,提高了代谢病辅助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结论:本研究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不断迭代优化算法,拓展临床应用,推动中医药辅助诊疗的发展和完善,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 陈联忠 邓超 孟庆伟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1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崔唐明 孙美玲 孙华君 李海燕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 PICO 模型构建中医药循证指南知识图谱,探索以此知识图谱为知识库搭建智能问答系统,增强临床决策支持。方法: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知识图谱的概念层和数据层,并以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例,利用“文心一言”大模型工具进行知识抽取,抽取结果通过 Neo4j 图数据库进行存储,实现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展示,同时对智能问答系统进行临床专家问卷调研和框架结构设计。结果:构建了包含13 种类别、248 个节点、12 种关系类型、337 条关系以及 10了其可视化功能和应用示例。智能问答系统部分,已根据指南临床问题范围将其分为 种数据属性的中医药循证指南知识图谱,并展示12 大类,并预设了 24 种问题模板,为后续问题预处理奠定了基础,并对系统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结论:本研究以循证指南为数据源确保了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科学性和准确性,也为中医药领域的智能化信息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廖欣欣 王国 傅昊阳 王茂 王斯琪 皮文 高秋香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探索中医古籍知识库在临床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与建设。中医古籍包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知识,然而由于古籍数量庞大且馆藏分散,保存状态参差不齐,使得医生在临床实践难以充分运用。因此,将中医古籍知识库与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相结合,逐渐成为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趋势之一。本研究收集岭南中医古籍共计 278 本,涵盖 488 种疾病,1198 种证候,3907 种症状,系统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出一个结构化和标准化的中医古籍库,同时关联引入现代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形成了综合性的中医临床知识库。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规则的推理引擎和机器学习算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等信息,从中医古籍知识库中检索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通过实际应用和测试,验证了基于中医古籍知识库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可提高中医诊疗的有效性,系统的建设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医古籍知识,也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温川飙 周力 赵煜 覃旭 慈宏福 谭坤 邓韧 许雅馨 闵新 徐鑫垚 黄朔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3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新技术应用
  • 王维笑 费晓璐 闾海荣 魏岚 陶焜 赵明 付旭 赵许盼 高菲 任怡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4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综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结构化算法和知识图谱等技术,探索实现电子病历高精度信息抽取和结构化处理的方法。方法:通过构建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关系识别模型、同义词识别模型完成病历文本的句内信息抽取;提出了一种病历生成树算法,可以有效实现大段落病历文本分层结构的解析;同时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存储信息抽取与分层解析的构造模型,实现病历文本信息高精度抽取。结果:形成了一套融合深度学习算法与结构化解析算法的病历信息高精度抽取方法,其中实体识别模型准确率达 95.74%,关系识别模型准确率达89.20%,最终生成具有清晰层次结构、可精确定位和抽取信息的结构化病历。结论:本文所探索的病历信息高精度抽取方法,将深度学习算法与结构化解析算法相融合,兼顾了病历文本的句内信息抽取与病历结构层次的解析,可以实现对病历数据的自动抽取、精准定位与高效管理,可以为临床医学研究奠定数据基础,也可以为其他疾病病历文本数据的挖掘提供方法学参考。
  • 董家凡 翁雅丽 陈海鸿 林硕 林敏 黄秋红 王继伟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减少临床护士对患者体征测量不及时、护理文书内容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辅助临床护士进行患者每日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方法:开发一套与医院护理信息系统结合的生命体征辅助采集系统,利用系统自动获取的患者医嘱、病情、手术记录等个人信息,并与护理规范相适应,通过算法智能化得出患者每日体征测量类型、时间、频次,并及时提示操作者。结果:该系统应用后,临床护士个人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文书填写不及时等问题明显减少,护士每日完成护理文书记录时长明显缩短,科室护理文书完整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大大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与护理工作质量。结论:智能化生命体征辅助采集系统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的完整性、及时性,用户体验好。
  • 才让加措 拥措 拉毛东只 张英 周青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5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通用藏文预训练语言模型在处理藏医数据时无法适应且存在词信息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藏医词汇特征与通用藏文预训练模型字特征的方法,以改善对藏医学专有名词的识别,并增强模型对藏医领域的理解能力。该方法通过构建藏医领域的特征词典,并利用词典来获取训练数据中每个字潜在的匹配词集,接着将词集特征嵌入字符表示中来增强藏医字符的表征能力。经实验表明,仅使用通用藏文预训练模型会降低对藏医实体识别的性能。融合词集特征后,F1 值明显提高了 17.19%,验证了此方法不仅能补充预训练模型缺乏的词汇信息,还可以有效缓解模型与藏医数据不匹配的问题。
  • 智慧医院建设与实践
  • 孙悦 吴谨准 杨胜兰 陈坚 王华珍 王泽锦 尤海滨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59-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红梅 罗凯 范一丁 余筱卉 梁蓝芋 王睆琳 王觅也 师庆科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66-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智能医学与数字诊疗
  • 李泽宇 何萍 贺奇 徐佳鼎 谷辛稼 瞿晶晶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7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提高肺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一种高斯滤波增强技术融合最大类间方差法对肺部 CT 影像进行分割和计算病变面积占比的算法。首先对原始图像采用高斯低通滤波运算去除噪声和杂质并使用 MSVSR 提高图像质量,然后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将图像目标和背景分割出来,再将二值化图像一分为二,一方面采用高斯高通滤波运算锐化磨玻璃影和病变肺实质,另一方面使用 HED 将肺轮廓提取出来,最后计算出病变区域与肺轮廓面积占比。临床试验数据表明,本文算法不仅可以去除伪影和噪声,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临床意义上的图像特征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为临床研判肺部疾病严重程度与医疗诊治提供帮助。
  • 石文艳 赵芳华 孙美玲 李海燕 李敬华 于彤 孔静静 宋源 于琦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7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数据管理与利用
  • 王士博 陈校云 李政隆 李庆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83-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根据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中的第三类深度学习独立软件及其企业的相关情况,分析二者的特征和内在原因,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的公开信息,整理第三类深度学习独立软件及企业信息,并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20 年以来,我国有 53 项第三类深度学习独立软件通过了注册审批,审评数量逐年增加,主要集中在肺和心脏等部位。这些产品分别属于 26 家企业,在成立时间和地域分布上呈现一定的集中趋势。结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健康发展,需持续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加强配套政策支持,重视技术和人才的创新作用.
  • 袁方 任海玲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9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一颖 孙莉 李园白 李萌 杜昱 王静 刘方舟 李逸豪 杨阳 高宏杰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96-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数据来源、构建方法、技术架构及功能模块等方面介绍眩晕病中医古今文献检索系统的构建情况,该系统全面采集、整理了涉及眩晕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方药治疗等方面的历代古籍及部分现代期刊文献,可以对眩晕文献数据进行快速数据挖掘分析及可视化展示,还实现了眩晕相关古今文献的互通检索,可以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研究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为进一步开展眩晕病文献相关特色分析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与信息保障。
  • 互联网+医疗健康
  • 熊尚华 陈颖 黄玉清 葛邦彪 王侃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101-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按照智慧医院建设标准,结合儿童生长发育专科特点,设计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儿童生长发育智慧管理平台。方法: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创新应用,实现儿童生长发育的“互联网 +”儿童保健服务、人工智能的骨龄测评、大数据生长发育智能评估。结果:提供了动态监测、精准识别、个性化指导,实现了儿童生长发育偏离的早发现、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结论:该平台的建立,提高了诊疗效率和质量,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为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提高儿童健康管理水平等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 郑诗庭 刘国源 翟玉兰 王昕云 文春艳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106-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夏晶晶 张利江 伟奇 任文杰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5): 112-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梳理国内外互联网医疗的相关概念,系统阐述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关联与差异,追踪起源及发展演变,总结我国公立医院发展高质量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管理启示。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出发,辨析总括性、服务模式、服务平台和服务方式等 4 类 9 个概念,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分析演化特征,为我国互联网医疗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借助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我国的互联网医疗更是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我国应进一步大力推进公立互联网医院发展,不断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从产品主导向服务主导逻辑转变,实现互联网医疗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