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2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15
  

  • 全选
    |
    专题策划
  • 王淑 魏明月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儿童医院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探讨了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上海市儿童医院数字化转型实践为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应用实施分析与效果评估,并对儿童医院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实践表明,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更是促进儿童医院业务创新与流程优化的重要引擎,为儿童医院提供了更加友好、高效的服务能力。
  • 徐亚滨 俞刚 黄坚 陈凌栋 陈冯薏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8-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整合互联网医院与物联网平台,将儿童睡眠监测项目从传统医院内部的“线下就诊与辅助检查”模式转型升级为基于互联网医院的“在线诊疗与家庭监测”新型服务模式。方法:依靠医院互联网平台,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的儿童睡眠监测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中心 + 物联网设备,实现患儿居家睡眠监测诊疗,为患儿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结果:经过实际运营,儿童睡眠监测服务中心相较于传统的门诊预约、住院诊疗流程,患儿平均诊疗时长得到了显著提升。结论:基于互联网医院的“在线诊疗与家庭监测”新模式有效减少了患者的时间与交通支出,缩短了患者的等待周期,进而提升了整个医疗体系的运作效率。
  • 王璐玮 陈家晟 陈蔚达 陈权耀 林万龙 李振叶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13-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儿童合理用药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为儿童用药安全提供有力参考。方法:构建知识库、规则库,根据药品说明书、药物属性、循证医学资料等设置可视化、自定义的儿童用药规则,通过对系统应用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估其效能。结果:构建了 400 个儿童常用药品和 8 000 余条儿童合理用药自定义规则,系统应用后,共审核了 564 287 张儿科处方,系统对所有类型的处方错误警示率均高于人工审查,RR 为 11.26(95% CI:10.73 ~ 11.82)。与人工审核相比,系统在药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和联合用药不适宜方面的警示率显著提高,具体 RR 值分别为 35.49(95% CI:28.33 ~ 44.45)、36.55(95% CI:31.61 ~ 41.49)和 18.89(95%CI:11.30 ~ 31.58)。在临床医师接受率方面,人工审核与系统审核之间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儿童合理用药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能够显著提升药师的工作效率,优化合理用药,进而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改善。
  • 雷佳芳 胡佳华 黄文剑 程其明 胡梅英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20-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一种普适性的儿科智能科普终端系统,提高院内科普宣教的效率及精准度,增强患者在住院期间对专业信息的获取体验与满意度。方法:设计了一种面向家长参与的儿科智能科普终端系统,该系统整合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知识库,内容涵盖患者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通过从医院信息平台收集患者的诊断信息、医嘱内容及出入院事件等数据,构建了患者信息模型。利用高效的规则引擎,与预设规则进行模糊匹配、精准匹配及多条件组合匹配,生成相应的推送计划任务,通过床旁智能终端设备或智能手机向家长推送相关信息。结果:系统全面部署后,其使用率由 78.56% 上升至 86.77%,患者满意度由 97.47% 上升至 97.79%,医护术前宣教时间由(6.74±0.54)min 缩短至(3.41±0.68)min,科普效果良好率由 76.67%提升至 9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该系统显著提高了医院科普宣教的效率及精准度,提升了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对专业信息的获得感,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有效辅助手段。
  • 魏明月 董晓艳 王淑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26-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将儿童呼吸哮喘管理从院内延伸到院外,推进儿童哮喘诊治服务均质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法:构建基于“互联网 +”的儿童哮喘居家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联通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实现儿童哮喘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到居家健康管理的一体化、智能化闭环管理。结果:平台自 2023 年 12 月上线以来,为 1.92 万例儿童呼吸道慢病患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提升了患儿哮喘居家治疗依从性和健康管理能力。结论:该平台有效提高了儿童哮喘慢病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为儿童呼吸慢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 葛小玲 马晓静 贾品 顾青 田友平 胡晓静 杨杪 黄国英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32-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保障新生儿先心病筛查工作的有序开展,积极探索全国性的协同管理模式。方法:基于移动互联网,设计一套全国新生儿先心病筛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等全流程管理的信息系统。结果:系统集成了从筛查、诊断至治疗的全面可视化监管流程,确保了质量管理的可控性,从而为业务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的协同作业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础。结论:该平台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并为推动先心病筛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及同质化管理探索了新的工作模式。
  • 新技术应用
  • 张浩 曹磊 马利亚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39-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肠道息肉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对查询图片中未知目标的分割性能。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交叉协同注意力网络的小样本肠道息肉图像语义分割方法。首先,利用预训练的 VGG-16 网络提取支持图片和查询图片的视觉特征;然后,利用支持特征和查询特征建立分支间特征的交叉融合,促进分支间特征语义的对齐;最后,利用无参数的度量方法,逐像素实现查询图片中每一位置的像素分类。结果:在 Kvasir-SEG 等 4 个开源的肠道息肉图像数据集中,本研究所提出方法的前景背景交并比(FB-IoU)分值均优于经典的医学图像语义分割模型 U-Net。结论:基于交叉协同注意力网络的小样本肠道息肉图像语义分割方法可以精准定位支持图片和查询图片中的息肉区域,具有较好的分割性能。
  • 智慧医院建设与实践
  • 张春梅 李秋 俞小毛 孔艺颖 柳玉倩 高涛 李强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45-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适应医院科研业务的庞大规模和复杂需求,设计并建立一套医院科研管理系统,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改善用户体验。方法:开发一个包含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和成果管理等模块的医院科研管理系统,将业务流程电子化。利用大数据治理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分别构建论文网推和移动科研模块。通过接口或中间库实现与医院资源规划(HRP)系统及其他科研平台的对接。结果:医院科研管理系统显著提高了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效率,缩短了科研人员处理事务性业务的时间,改善了用户体验。通过系统对接,实现了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结论: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可满足日常科研业务管理需求,还推动了医院科研管理的创新探索。
  • 卢征 谢晓丽 刘爱军 王书浩 张丽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51-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智慧病理系统在病理图像处理、诊断支持以及医疗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方法:回顾智慧病理的演进,及其在病理图像处理和诊断支持方面的具体应用。分析深度学习技术在病理图像识别与分析中的创新作用,以某医院的真实应用实践为例,总结了智慧病理系统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并对需要解决的技术挑战进行了分析。结果:深度学习技术在病理图像分析中具有革新性表现,智慧病理系统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方面具有显著潜力。结论:融合了智慧病理系统的数智化病理科建设优势明显,但也有需要解决的技术挑战。
  • 于杰 曹瑞平 崔煜 戴伟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59-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缩短床旁超声报告出具时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方法:PACS 客户端和超声设备采用无线网络接入内网,配置 Worklist 和 DICOM 网关服务,调用 DICOM-JPG 程序转换图像格式。结果:移动床旁超声系统优化了检查流程,提高床旁超声检查报告质量和效率,加快临床科室工作效率。结论:该系统实现床旁超声从登记到报告全流程数字化一站式服务,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艾美梅 胡雪慧 李俊杰 胡珊博 赵霄君 刘美麟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64-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危重患者急救输液技术教学平台,提高急诊护士的急救输液技术。方法:运用自主构建的骨髓腔穿刺虚拟仿真训练平台,建立急救输液技术平台,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并进行教学评价。选择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我院参加急诊专科培训、重症专科培训及卫勤训练的 335 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危重患者急救输液技术平台。授课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护士的理论成绩为(92.79±10.53)分,观察组护士的理论成绩为(95.12±7.79)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护士的操作成绩(86.36±5.03)分,观察组护士的操作成绩(95.61±6.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护士在适应教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度、广度及教学模式没有增加学业负担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授课时间、内容分布、参加课程积极性、满意度、学习积极性、提高骨髓穿刺技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希望以后课程能够采用此次教学模式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新教学模式改良了传统教学的缺点,为急救输液技术的教学提供新方式;但需客观看待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真正作用,增强护理人员对急救输液技术的认识,对于不足之处,也需要不断探索改进。
  • 吴欢 车贺宾 陈媛媛 王万玲 乌日力格 王春辉 郭畅 何昆仑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70-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阐述基于临床科研数据中心构建专病数据智能平台的建设路径及成效。方法:在临床科研数据中心通用数据治理基础上,对数据治理关键技术和专病数据智能平台架构进行讨论,完成基于临床科研数据中心的专病数据智能平台建设。结果:完成多中心急性肾损伤、强直性脊柱关节炎、腹部创伤、急性胸痛等 9 个专病数据库的建设,覆盖医院近 20 年的临床数据。结论:基于临床科研数据中心的专病数据智能平台,提高了专病数据治理及质控效率,不仅实现了快速建库,还实现了专病库数据的动态更新和智能分析。
  • 王琳琳 郝文杰 郝鹏鹏 崔芳芳 何贤英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77-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更好地利用真实世界的宫颈癌诊疗数据,提高宫颈癌的防控和诊疗水平。方法:采用大数据技术框架,基于对业务、数据等流程的分析,汇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癌患者数据,通过数据治理、专病库系统设计等,构建多模态宫颈癌专病库。结果:基于 12 个临床信息系统,构建了涵盖 64 个数据模型、2393 个字段的多模态宫颈癌专病库,纳入2.2万余例患者、30.9万余人次的就诊信息,并开发了涵盖数据画像、患者全景、研究项目、数据分析、随访中心、辅助诊疗、知识库、专病库管理等 8 大功能模块的专病库管理系统。结论:该专病库实现了同一患者跨系统信息的关联整合,并为宫颈癌临床研究提供了多模态、标准化、可便捷获取的高质量数据。
  • 智能医学与数字诊疗
  • 孙玲玲 李雁 刘智 骆长永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82-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名中医秦伯未诊治肝病临床经验的传承,辅助中医临床决策。方法:基于语义相似性构建秦伯未诊治肝病医案推荐模型,以秦伯未诊治肝病医案为数据基础建立正向样本,以与肝病无关病案组成负向样本,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建模症状群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 AdamW 优化函数,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利用模型参数梯度对 LSTM 模型进行优化。将症状群向量化表示,计算两个症候群的余弦相似性,最后输出推荐结果供临床医生参考。结果:用于模型训练的样例共包含正负样本 2 132 例,包含1 816 个症状描述,对 244 条医案进行实验,并通过随机验证测试展示了模型应用场景,实现了相似医案推荐。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医案推荐效果较好,有助于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及推广应用,同时可供临床决策参考,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 张一卓 孙燕 郑丰杰 李宇航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89-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经方分类体系,构建《伤寒论》类方知识图谱,助力以经方方剂为主线的《伤寒论》知识表示及类方研究。方法:以“领域本体七步法”为指导抽取概念及关系,进行模式层构建,在模式层约束下进行知识抽取,应用 Neo4j 图数据库和 Python 编程软件导入抽取结果,构建知识图谱,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伤寒论》类方知识及关联,并以栀子豉汤类方为具体实例,展现知识图谱在类方分析与研究中的作用。结果:共构建抽取概念 16 大类、对象属性 15 个、数据属性 4 个、关系属性 1 个;共导入节点 4300 个,关系 5227 条,形成《伤寒论》类方知识图谱,结合 Cypher 语句可以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查询,以知识图谱的形式比较方剂组成、主治症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可以更加直观、快捷地分析方剂衍化规律。结论:以类方体系为核心框架构建知识图谱,有利于以方证为线索的《伤寒论》学习研究及类方知识的挖掘,也可为《伤寒论》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奠定基础。
  • 彭坤 冷金昌 吴欢 肖瑶 王金玲 孙晓玮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97-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综合运用知识结构化抽取、知识存储、知识融合等技术,整合了多源异构性的临床前药学研究数据,构建了药物 - 药物相互作用(DDI)知识图谱。该知识图谱支持基于本体公理和图结构规则的知识推理业务,可辅助挖掘深层的 DDI 关系,并推测尚未经研究证实的潜在 DDI关系。基于 Neo4j 平台搭建了药学知识图谱应用系统,实现了可视化的 DDI 关联知识查询和 DDI 风险等级预警,可帮助医生快速、准确、便捷地获取DDI知识,为精准用药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该系统可与医生工作站相结合,是对药学知识图谱应用于临床的技术探索。
  • 数据管理与利用
  • 杨川子 李玲 蔡敏敏 林韵 曹晓均 莫小兰 李晓君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106-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产科专业数据的质量及可用性,满足疾病诊疗、监测和研究需求。方法:以现有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考核指标体系为导向,通过明确指标评估需求、确定评估数据、建立评估映射、提出数据质量评估维度、执行数据质量评估、反馈评估结果、总结与改进等 7 个步骤,针对医院产科数据开展系统性的可用性评估及治理。结果:针对多个数据源的产科专业数据建立了评估体系,通过规范的数据治理,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产科专业数据评价体系,为考核指标数据的可用性评估提供了有效框架,可为考核指标数据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 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安全
  • 赵现 王力华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1): 113-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改善医院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能力,满足复杂形势下的网络安全需求。方法:通过完善准入控制和细化网络访问控制策略加强边界的静态防御,以及构建多重防线、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使用蜜罐等主动防御措施建立纵深防御和动态防御体系,将安全防护能力最大化。结果:医院对物理和网络边界的安全控制能力得到增强,实现了安全威胁数据的统一监控,威胁感知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结论:边界安全专项建设有效改善了医院网络边界安全现状,建立了具备一定威胁感知和迟滞能力的纵深防御体系,提高了对高级安全威胁的识别和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