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2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5-05-15
  

  • 全选
    |
    专题策划
  • 李丹彤 计虹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区块链的应用现状、分类、发展前景和风险挑战,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国内众多医疗机构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案例进行探讨、研究与归纳。结果:区块链技术凭借其显著的潜力和优势,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数据共享、数据存储、追溯管理以及身份认证场景。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区块链将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结合医疗物联网设备以及与大数据、AI技术融合等多方面发力。结论:区块链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面临安全风险以及社会风险等挑战。未来研究需关注挑战,并探索如何进一步优化区块链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赵敏 郑莹彬 陈松斌 张露 赵洁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8-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医联体建设的深入推进,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已成为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患者服务体验的核心挑战。传统中心化数据管理模式因存在安全隐患突出、标准不统一、互信机制缺失等问题,难以适应医联体多主体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本研究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联体主数据平台建设方案,通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加密等特性,结合主数据管理技术,构建了包含统一患者身份标识体系、医务人员执业信息库、标准化数据字典等核心模块的智能平台。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及安全性方面表现优异,访问效率显著提升,为医联体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路径。
  • 王淑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15-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电子处方流转涉及的相关参与方主体,分析了患者电子处方跨域流转存在的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联盟链技术的电子处方跨域流转模型,并给出了基于联盟链下处方流转风险的应对机制及其优化发展策略,为患者电子处方流转的新型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 刘晓东 黎伟 张佳琦 王茂源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20-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针对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麻精药品)监管复杂性引发的追溯难题,基于区块链技术设计解决方案,以提升麻精药品监管效率,确保药品来源可追溯。方法:本研究采用CITA框架,结合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技术,构建了麻精药品追溯区块链系统。结果:系统稳定性测试显示,在4.5 MB区块、1 s超时下,系统吞吐量达5 893 TPS,延时2~10 s,性能优异。经临床场景实证,系统完整捕获麻精药品院内全流程数据轨迹,追溯准确高效,且数据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结论:基于区块链的麻精药品追溯系统在提升监管效率和增强数据安全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系统表现出高可靠性与稳定性,为麻精药品追溯提供了有力支持。
  • 李楠 师庆科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26-31、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破解医联体数据共享的“信任-效率-安全”三角悖论,实现安全、透明、高效的数据共享。方法:基于医联体建立联盟链,构建四层三域架构与智能合约机制,融合联邦学习、同态加密与差分隐私多种技术,建立基于属性和角色的动态权限管理。结果及结论:通过去中心化信任机制降低医联体之间的协作成本,采用多技术融合策略实现隐私与效率的平衡,为区域医联体数据共享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 专题策划
  • 姜万顺 左秀然 张懿暶 陈林 胡森智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32-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针对跨域医学科研中存在的系统异构性、数据孤岛化及隐私安全风险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的分布式数据共享平台。方法:提出“区块链+隐私计算”三级架构,整合链上索引与链下存储,融合联邦学习、同态加密和PBFT共识算法等,构建跨域医学科研数据共享平台。结果:平台有效整合多中心科研数据,解决了跨域医学科研数据共享的隐私保护与科研成果产出之间的矛盾。结论:平台提升了跨域医学科研服务效能,“区块链+隐私计算”模式是实现多中心医学科研服务的有效途径。
  • 新技术应用
  • 蒲喆 贺晓松 赵江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37-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ChatGPT作为一种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在临床医疗领域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ChatGPT在辅助临床决策支持、护理实践优化、医疗智能问答及医疗文书生成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探讨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预训练变换模型(GPT)在数据时效性、专业术语理解、医疗风险评估及法律风险和责任认定等方面的局限性,并提出应用规范建议。展望了其未来可能在个性化医疗服务、药物研发及远程医疗等方向的发展前景,以期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医学的深度融合。
  • 智慧医院建设与实践
  • 许海兵 闵玉涓 徐英才 赵巍 张顼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46-52、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医疗行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大型医院对于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大数据存储以及科学决策分析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运维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医院信息部门的核心管理工具。针对医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难题,采用大数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具有高可扩展性、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特性的运维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5层架构和3个主要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医院运维工作进行流程化、集中化、规范化的管理。运维监控系统对转变运维监控管理工作模式和建立高效的监控运维体系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 赖丽君 张燕琴 叶芸 舒丽莎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53-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供给-分拆加工-配送(SPD)模式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SPD模式信息化管理,使用历史对照方法,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通过SPD联合信息化闭环管理方案进行耗材管理的手术为观察对象,设为干预后组。同时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实施常规耗材管理方案的手术为研究对象,设为干预前组。对比两组间耗材管理的效果差异。结果:干预后的耗材准备、请领响应、耗材推送、计费、耗材回库以及临时请领耗材所用时间均较干预前明显缩短(P<0.05);干预后的单程取用耗材平均距离与取用耗材每日平均距离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5);干预后耗材溢库率、错账率、过期率、短缺率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摆放合格率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干预后手术室医护人员对于耗材管理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SPD模式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手术室耗材管理效率与质量,降低错误风险,提高医护满意度。
  • 李小华 张海波 姚惠东 温必荣 曾艺 文华枢 赵霞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59-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指为信息系统运行提供基础支撑的网络、计算和储存资源,主要包括机柜、网络、服务器与存储设备、安全设施等。随着医学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学的深度融合应用,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提出新的要求。方法: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应用,面向智慧医院建设、高水平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构建集成模块化数据中心、信息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安全设施的新一代医院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体系。结果:提出新一代医院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整体架构和各组成部分的技术原理与方法,对人工智能服务器GPU、存储设备、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以及信创应用等内容做了较详细描述。结论:为医院数智化的转型发展,提供新一代医院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架构和方法。
  • 宗华 宇应涛 褚代芳 贺骁伟 张柯 徐翔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66-70/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升医院呼吸机的故障智能诊断能力,实现故障原因快速准确定位并恢复正常运行。方法: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和贝叶斯网络构建呼吸机运行可靠性模型,基于Access数据库和Foxtable软件开发具有可靠性和误报警监测抑制功能的系统模块,构建呼吸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实现运行参数实时监测、故障诊断与预测、误报警抑制等功能。结果:呼吸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已上线运行1年多,故障报警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性达到87.2%。结论:该系统显著优化了呼吸机运维管理流程,有效提升了院内医疗设备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水平。
  • 智慧医院建设与实践
  • 陈妙灵 胡小春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71-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减少当前医用耗材补货中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补货成本,推进精细化管理,探讨自动补货在介入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介入手术室耗材管理自动补货系统运行前后6个月数据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工申领,观察组采用自动补货。结果:对照组存在耗材短缺或积压现象,观察组耗材极少短缺或积压,且有效节省了管理者时间。结论:自动补货可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能够优化库存结构,显著提升介入手术室耗材管理水平。
  • 彭建明 张尧 向伟荣 习瑞蕾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75-79、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数字化管理模式对医疗超声诊断设备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
    1月1日我院超声科使用的37台超声诊断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设备采用常规管理模式;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对设备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比较前后两种管理模式的设备运行质量、运行成本、设备效能、设备故障率与及时维修率等指标的差异,并评估设备使用医护人员对前后两种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数字化管理后,设备的开机率及功能完好率均明显改善;设备运行成本降低,成本效益增加;设备的使用效能评分、维护效能评分、维修效能评分、质量控制效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数字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医疗超声诊断设备的综合管理质量,增强医护人员满意度。
  • 智能医学与数字诊疗
  • 刘静 武文杰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80-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高效、精准地诊断与口腔解剖结构相关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方法:采用级联回归模型提取颅面侧位X线片关键点,结合半监督学习优化关键点预测,并基于关键点构建的特征训练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实现OSAS自动诊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CatBoost模型分类准确率达70.5%,召回率达74.5%。结论:机器学习与关键点检测相结合的技术为OSAS诊断提供了新方案,能显著提升医生在诊断OSAS方面的准确率与效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刘力钊 王霄 毛静远 朱丹丹 周倩 张明 王泓午 刘成 张经泽 刘憬 吴学会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88-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基于节气中医导引养生理论,结合增强现实(AR)、人体姿态估计算法等全身追踪技术,设计一款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平台。该平台以节气为分度、以中医导引养生理论为基础、以互动式导引功法习练为核心,具备个性化的导引习练方案、实时的动作评分和反馈、丰富的节气文化和养生知识、个人体质测试和养生指导等功能,可以增强用户的互动性和沉浸感,并根据不同地域、环境、气候、民族、文化等因素为用户定制个性化健康养生管理方案。平台具有低设备依赖性、不限场地、不限运动能力、适宜各年龄层人群使用等特点,针对不同的应用对象和推广渠道,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传承和推广中医节气导引养生理论和功法,促进体医融合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智能医学与数字诊疗
  • 马基远 李惠璇 林龙 王力华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93-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解决临床试验中患者招募的困难、周期长、筛选效率低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构建临床试验患者一站式智能招募系统。方法:在分析临床试验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完整的招募方案,包括OA流程发起、医院服务号精准推送、受试者小程序报名、研究人员数据查看及患者入组的闭环流程。结果:系统上线6个月内,成功完成7项招募任务,精准推送6 000余例患者,累计报名546人,平均招募时间缩短至10小时,入组率达20%。结论:该系统有效缩短招募流程,提高了招募效率和患者入组率,并帮助受试者更好地了解招募信息。
  • 数据管理与利用
  • 宋熹玥 邹荣辉 刘伟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98-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解决因语言变迁与文化差异导致的现代学者难以充分理解并汲取中医古籍中所蕴含的医学智慧方法的问题,构建大规模中医古籍古今翻译平行语料库。方法:通过筛选代表性古籍、进行文本数字化处理,以及将古籍原文与现代译文精确对齐等环节,构建大规模中医古籍古今翻译平行语料库。结果:成功构建了一个大规模中医古籍古今翻译平行语料库,并以实验论证了专业语料库对改进翻译效果的有效性。结论:该语料库在中医学术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有助于深入挖掘中医古籍智慧,推动中医学现代化发展。
  • 张伟 陈颖 黄钊 卜晓晓 陶震寰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104-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国产Vastbase G100数据库替代远程影像诊断系统中原有的Oracle数据库,实现业务的平稳迁移与应用的无缝衔接。方法:通过分析远程影像诊断系统的文件存储及调用需求,采用专业的数据库迁移工具,逐条迁移Oracle数据库字段,并结合回退测试、人工验证及实际应用测试,全面验证国产数据库的功能与性能是否满足业务需求。结果:经过人工测试与实际应用验证,国产Vastbase G100数据库在远程影像诊断系统中能够有效替代原有的Oracle数据库,确保系统功能与性能的稳定运行。结论:国产Vastbase G100数据库在正常应用场景下完全符合国产化替代的要求,但在个别高并发场景中仍需进一步优化,以提升其性能表现与稳定性。
  • 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安全
  • 董家凡 翁雅丽 王冬扬 许燊晖 彭宏 危秋平 林敏 陈柳华 王继伟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110-113/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为实践对象,将基于JRE运行环境的以B/S为架构的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部署在国产操作系统上,同时适配连接国产数据库。方法:采用Linux下的ARM版本的服务端中间件来实现部署服务端,使用达梦数据库DM JDBC Driver18.JAR版本驱动包,配合阿里巴巴的Druid数据库连接池,来连接和读写操作达梦数据库。结果: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成功部署在国产中科方德操作系统服务器上并与达梦数据库实现适配连接,成功落实国产化替代,实现自主可控。结论:通过将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进行国产操作系统与国产数据库的适配,实现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加强了医院信息化数据的安全可控,为医疗行业内相同架构的信息系统国产化适配及验证总结了实践经验。
  • 基层与区域卫生信息化
  • 王玉霞 路杰 闫宣辰 高歆 刘丽娟 张玉婷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5): 114-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信息平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简化患者就医环节,杜绝重复检查、重复收费,节约患者就诊时间,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节省医保费用。方法: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智能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搭建共享互认引擎,实现检查检验结果闭环管理。结果:建成省级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信息平台,推动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跨级、跨区域互认共享,并通过预约加载、霸屏显示、互认引用、监测预警、短信告知等技术模块,提高互认效率、强化互认质控、开展互认考核。结论:省级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卫生资源合理利用,进一步优化了患者就医环节,改进了医疗服务质量,明显减少了患者就医费用,节省了医保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