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4-15
  

  • 全选
    |
    专题策划
  • 安雨婷 龙思哲 王哲 冯天宜 贺倩 刘翰腾 周毅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1-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激发健康医疗数据爆炸性增长,这些数据涵盖了疾病诊疗预防、健康管理、公共卫生、养老服务等诸多领域。健康医疗数据的市场潜力巨大,但其资产流通交易仍存较多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概述我国健康医疗数据资产流通交易领域的动态,基于数据资产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提出优化健康医疗数据确权模式,完善定价机制,强化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技术,构建政府、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数据开放共享体系,实现数据资产最大化利用和社会价值提升,以促进数据共享,推动健康医疗数据市场流通交易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发展。
  • 杨正 李鹏 周睿 于广军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7-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发一种医疗机构数据资产管理平台,通过数据标准化、资产化和产品化,提升医疗数据的价值和利用效率,支持医疗、科研、管理等多方面需求。平台设计包括数据发现层、数据资源层、数据资产层、数据产品层、数据服务层和通用支撑层,采用数据标准化、隐私计算、区块链存证和 AI 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实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结果:平台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医疗机构的数据管理效率和数据质量,促进了数据的集成和共享,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加速了医学研究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显著增强了医疗机构的数据治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有效解决了数据孤岛、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不足等问题,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科研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 林晓兰 谷祥拓 梁铭标 廖天正 梁会营 余学清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14-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医养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养老、医疗健康和康复服务创新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提出基于数据资产要素的医养康融合模式,通过数据资产化提升产业效能,构建覆盖“汇聚 - 治理 - 加工 - 流通 - 交易 - 应用”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体系。通过“四维一体”的数据治理框架,实现数据标准化与权属界定。结合联邦学习、差分隐私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共享,并基于区块链与智能合约设计多层级医养康数据交易平台,支撑跨机构数据流通与价值转化。通过典型应用场景,展示了数据资产如何为医养康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提升健康管理、养老服务与康复治疗的效率与质量。展望了医养康数据资产要素驱动下生态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简要探讨,以期推动医养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吴震天 夏逸舜 莫远明 乔思奇 张子通 王哲 刘翰腾 龙思哲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21-27.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数据要素已成为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变革和数智化转型的关键力量,将医疗数据转化为数据资产的需求日益迫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数据安全挑战。因此,提高数据资产安全保障能力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某三级甲等医院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参照数据安全能力评价模型,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资产梳理与分类分级、风险评估、强化技术防护、提升运营管控以及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举措,构建管理 - 技术 - 运营一体化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实现医院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提升了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为医院依法合规开展数据资产的应用与共享、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提供有力保障。
  • 杨正 李鹏 周睿 于广军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28-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围绕医疗卫生数据的分类分级展开系统性研究,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强制性要求,提升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推进数据要素探索,促进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方法:本研究基于《信息安全技术 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GB/T 39725 - 2020)和《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分类分级规则》(GB/T 43697 -2024)等国家标准文件,构建了适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数据分类分级体系,结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的实际情况,将数据分为个体身份相关数据和医疗数据两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五个级别。此外,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分类分级管理工具,该工具集成了数据清洗、分类、分级和安全保护等功能,能够高效、准确地处理大规模数据。结果: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数据分类分级体系和管理工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论:数据分类分级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还有效降低了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促进了不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打破了信息孤岛,推动了数据要素市场的繁荣发展。
  • 冯天宜 贺倩 刘宇 路宽 崔婷 武雅文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35-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医疗数据要素作为数据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影响医疗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了健康医疗数据要素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健康医疗数据要素流通框架体系”的组成和功能定位,阐述了健康医疗数据要素在“数据资源化 - 数据资产化 - 数据产品化”3 个层面转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代下医疗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专题策划
  • 邓诗敏 傅昊阳 楼步青 徐飞龙 王茂 曾宇平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42-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中医药数据资产治理的现状,探索其发展路径,并实现技术落地,以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数字化转型。方法:集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构建一个安全、可信、可控的数据资产治理平台,对多源、多模态中医药数据进行标准化采集、标签化处理、分类分级管控、智能应用分析。结果:建立了中医药数据资产治理平台,实现了中医诊疗大模型、古籍数字化、智慧药房的优化及数据产品的开发,显著提升了中医药服务效率与数据价值。结论:中医药数据资产治理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基础,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实践,以实现中医药数据资产的最大化利用。
  • 新技术应用
  • 张旭 张丽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47-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基于大模型的医患对话摘要生成系统,在无需任何标注数据的情况下,自动提取和总结医患对话中的关键医学信息。方法:借助规模较大的大语言模型对医患对话数据进行预标注,然后基于这批伪平行数据对参数规模较小的大语言模型进行训练;推理阶段引入语境学习方法,提供少量示例结合指令工程,使大语言模型能更精准地理解医患对话,生成最终的摘要。结果:该研究构建的系统在保留关键医疗信息方面显著优于现有的无监督摘要生成技术及大语言模型。结论:使用大参数大语言模型对医患对话进行预标注,利用知识蒸馏方法可以实现小参数模型对大参数模型的能力继承,以降低对训练数据的依赖,提升模型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 智慧医院建设与实践
  • 牛艳艳 蒋协远 王萌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55-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公立医院多院区运行下,公章使用管理的问题和难点,探索公章使用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为公立医院多院区运行下医院 OA 流程具体内容的构造提供借鉴。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依托医院现有的 OA 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构建公章使用数字化管理流程。结果:该流程的实现,既提高了医院各科室使用医院公章的沟通效率,又方便了公章盖章文件的存档和查询,提高医院行政工作效率。结论:在公立医院呈现多院区发展态势的情况下,基于 OA 平台的公立医院公章数字化管理公章使用流程更加优化,实现标准化操作、无纸化管理、全流程监督、全流程查询和可追溯,有效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为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公立医院多院区模式下公章使用的数字化管理设计与实践提供借鉴。
  • 何剑虎 伊胜月 宋丽莹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61-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实现电子医疗文档在共享时的脱敏处理,保护患者隐私。方法:构建一个集成多种机器学习模型的医疗数据词法分析器,整理医疗健康领域的中文分词、词性标注和命名实体识别语料库,利用隐马尔可夫、条件随机场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内置敏感信息特征库识别电子医疗文档中的敏感信息,并通过结果集流式处理技术实现动态脱敏。结果:算法模型在处理常规个人敏感信息时效果较好,个人敏感信息的发现与脱敏平均耗时在毫秒级别。结论:自然语言处理结合敏感信息特征库的方法可实现非结构化电子医疗文档敏感信息的识别与实时脱敏。
  • 沈欢 孔斌 杨波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68-71.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运用规范化、科学化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动态监测评价,以此强化签约服务内涵、扩大签约覆盖、增加服务供给,落实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持续提升签约居民服务感受。方法:运用指标体系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动态监测评价,对家庭医生工作进行激励与约束。结果:运用业务流程再造、资源配置优化、动态监测评价等手段实现社区运营高效管理。结论: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业务服务的深入推进,促使运营管理转化为价值创造,推进社区卫生高质量发展。
  • 智能医学与数字诊疗
  • 贾志刚 葛晓伟 杨扬 李育申 李郁鸿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72-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多学科会诊模式下医学图像传输安全性和加密效率,提出一种快速医学图像加密算法。方法:该加密算法采用交叉置乱方法对图像像素位置置乱,利用原图像哈希值计算混沌映射的初始值,在计算一次混沌序列的情况下,完成两次像素值置换和扩散。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各项安全性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脑部图像、腰椎图像和胸部图像的加密时间分别为 155.6 ms、155.8 ms、156.1 ms,解密时间分别为 52.3 ms、56.8 ms、64.4 ms。结论:该加密算法的安全性高,运算速度快,提升了 MDT 诊疗模式下医学图像传输的安全和效率,从技术层面促进了 MDT 诊疗模式的发展。
  • 钱棪梅 徐宏伟 唐艳超 余运贤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78-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语言模型在空勤人员疗养期间高尿酸饮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通义千问 2.5 为测试模型并邀请 1 名注册营养师,以《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 年版)》为依据,分别针对样本食谱进行量化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差异性和一致性分析;限定食材品类、限制摄入总热量等要求,通过大语言模型制定空勤人员高尿酸饮食一日食谱;采用 NASA-TLX 自我评定量表,对营养师采用大语言模型辅助完成食谱制定任务的认知负荷程度评价。结果:Spearman 秩相关检验显示两者评分相关系数为 0.716,存在显著相关性,P < 0.001。Wilcoxon 符号秩检验显示两者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性,P=0.739。Bland-Altman 分析两者评分差值的 95% 一致性界限为- 2.699 ~ 2.975,t=0.638,P=0.526,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大语言模型可根据任务特点精准生成符合需求的一日食谱;营养师通过大语言模型辅助完成食谱制定任务的认知负荷明显降低。结论:大语言模型在空勤人员高尿酸饮食管理中展现出良好的实际效果和应用潜力,为个性化饮食方案地快速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 吴能光 陈拓 陈虹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84-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病毒性脑膜炎置信分类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价值。方法:以病毒性脑膜炎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神经网络(NN)和 K 最近邻 (KNN)作为一致性预测器(CP)的奇异映射底层算法构建病毒性脑膜炎置信模型,即 CP-NN 和 CP-KNN。结果:在设定置信度水平为 0.998,CP-NN 模型表现优异,其准确率为 0.964,精确率为 0.969,召回率为 0.981,调和平均数为 0.975。结论:CP-NN 作为病毒性脑膜炎疾病辅助诊断模型,能够解决诊断中个性化高风险评估问题和传统机器学习模型退化问题,同时预测结果附带置信度,使得病毒性脑膜炎诊断更符合医疗需求。
  • 数据管理与利用
  • 袁永旭 王涟 殷彩明 孙一凡 陈俊冶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89-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从主题识别和发展演化两个角度对我国医学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为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首先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三大数据库中获取 2012 年- 2023 年我国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文献,再利用 BERTopic 模型挖掘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主题和发展演化趋势。结果:研究主题覆盖基础医学至临床实践的完整链条,体现学科复杂性与多维性;核心方向聚焦医学教育与基础研究、临床技术创新、医疗数据挖掘及公共卫生管理四大领域;热点呈分化趋势,医学影像与网络模型研究、医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热度显著,精准医学与医疗数据挖掘具备发展潜能。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医学人工智能领域主题动态与前沿方向,为优化学科布局、引导资源投入及推动技术转化提供参考依据。
  • 杨雪晴 刘杨 王亚强 陈东 吴昊天 胡一鸣 周倩 吴静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97-1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医疗保险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通过梳理总结我国慢性病管理应用数字化技术的相关政策,探讨国内外数字疗法在慢性病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其医保支付政策,最后提出慢性病数字疗法的医疗保险发展建议,期望能为我国慢性病管理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完善保障。
  • 单思源 葛晓伟 杨扬 李郁鸿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102-107.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单病种上报数据质量,减轻医生负担,提升诊疗效果。方法:搭建智能化单病种上报质控平台,从业务系统中梳理各个病种上报表单中的细项,平台统一抓取填入,完成上报,结合单病种上报质控指标对填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平台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医疗机构的数据管理效率和数据质量,促进了数据的集成和共享,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加速了医学研究创新。结论: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显著增强了医疗机构的数据治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有效解决了数据孤岛、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不足等问题,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科研水平提供了坚实支持。
  • 互联网+医疗健康
  • 李政隆 陈校云 李庆 王士博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108-1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互联网医疗应用领域近十年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方法:以“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近十年互联网医疗应用相关文献。采用 Bicomb 2.0统计关键词词频并建立词篇矩阵和共现矩阵,利用 SPSS 26.0 进行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并分析互联网医疗应用文献内容。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 5 470 篇,聚类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互联网医疗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分级诊疗、医联体、人工智能等;文献内容分析显示,互联网医疗应用研究集中在慢性病及常见病诊疗,互联网医疗辅助服务相关研究较多,老年人及妇女儿童群体是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服务对象。结论:应明确并拓宽互联网医疗服务病种范围,重视互联网医疗诊疗服务建设,发展老年人及妇幼儿童等群体使用友好型互联网医疗,惠及更多人群。
  • 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安全
  • 杨柳青 吴明伟 苏立楠 许励治 廖鑫 俞小毛 李强
    中国数字医学. 2025, 20(4): 115-1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5.04.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出一种医院医疗设备故障记录数据驱动的设备故障预测性维护方法,以优化设备管理策略。方法:收集某医院医疗设备有效故障记录并进行数据清洗,使用威布尔分布 (Weibull Distribution) 对各设备故障间隔数据进行建模,以极大似然法进行模型参数拟合;随后使用 Kolmogorov-Smirnov (K-S) 检验筛选出符合真实分布的模型;最后,基于各设备故障间隔分布模型计算得出各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和一段时间内的故障概率。结果:建立包括各设备故障概率等特征的设备故障预测动态数据库。截至 2023 年底,该医院所有医疗设备中,共 99.63% 的故障间隔时间符合威布尔分布。结论:基于威布尔分布构建的模型可以有效反映各医疗设备故障间隔分布特征,对制订合理的医疗设备预测性维护策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