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杂志简介
稿约
组织机构
编委会
理事单位
期刊订阅
科普栏目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2024年, 第1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4-10-15
全选
|
专题策划
Select
HR-SCNet 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蒋仁杰 袁贞明 吴英飞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基于 HR-SCNet 网络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CAD),提高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诊断效率。方法:收集某儿童医院 DDH 患者的骨盆正位 X 线片,构建包含不同疾病程度的 DDH 数据集,通过对多尺度特征图空间重构与通道重构,精确定位髋关节 8 个关键点,并实现 DDH 的精准诊断。结果:在关键点定位及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HDI)分型诊断结果中表现较高的准确率,其中 IHDI Ⅰ分型准确率为91.86%,与高年资临床医生诊断结果相似。结论:HR-SCNet 模型能够准确定位髋关节关键点并实现 DDH 的分类诊断,可大幅提升 DDH 筛查及诊断效率。
Select
老年常见病一体化监测平台建设与应用探索
王淑娥 张琼瑶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7-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智能技术应用辅助老年常见病的监测、治疗和研究,以解决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带来的老年医疗问题。方法:借助医疗物联网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并整合老年人的必要院外健康数据,形成老年常见病健康数据采集的闭环,建立了老年常见病一体化云监测平台和多维健康数据中心平台。结合大数据治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老年病临床智能推荐决策模型研究。结果:一体化云监测平台已在部分医院试点应用,同时初步建成老年常见病多维健康数据中心平台,有效弥补了以往老年健康数据中心的不足。利用 22 万余份老年健康数据和医院临床知识库,构建了老年常见病知识图谱,并初步形成了临床智能推荐决策规则引擎;基于知识图谱、智能规则引擎和智能推荐决策模型,借助 CDSS 的集成应用初步实现老年常见病临床智能推荐决策支持。结论:本次探索在促进区域老年医学信息化、分级诊疗、临床决策支持和慢病管理等方面有积极影响。
Select
基于视网膜图像疾病检测大模型的可迁移性验证
黄帅 胡联亭 李丹彤 林晓兰 梁会营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14-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迁移学习通过整合源领域模型知识,优化目标领域的模型性能。但在医学领域中不同病种之间存在差异,甚至某些病种在源机构标注训练集中从未出现,这构成了典型的开放场景下的迁移学习问题,此外由于部分数据难以获取,以大批量标注来进行二次训练的工作存在困难。医学影像基础大模型的出现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潜在解决方案,这些基础大模型是基于海量的数据进行预训练,具备强大的特征提取和学习能力,可以将其作为迁移学习的起点,将源领域的知识迁移到目标领域。基于视网膜影像疾病诊断基础大模型,从疾病种类、疾病位置、模型迁移方法的跨任务迁移能力及外部测试的跨中心迁移能力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可迁移性的验证,展示了其在解决开放场景下医学迁移学习问题中的潜力和价值,为医学影像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Select
小样本条件下利用面部特征提高罕见病预测准确率的方法研究
喻为栋 徐青云 刘雷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20-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数千种已知的罕见病中,大约30%~40%的患者存在面部异常,面部特征识别成为利用机器学习预测罕见病风险和类型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罕见病样本的稀缺,机器学习面临不少挑战。使用 Dlib 提取患者面部的 68 个关键点,并计算 35 个点之间的尺寸距离和 26 个线段的夹角余弦作为面部几何特征。通过特征选择筛选出其中前 10 个重要特征,并与 Dlib 提供的 128 维向量融合,从而构建 138 维新的向量作为面部特征,再利用 NIH 网站公开的 DiGeorge 综合征、Down 综合征和 Williams 综合征的面部数据进行分类建模。测试结果表明,融合几何特征的模型在分类性能上优于仅使用深度学习特征的模型。这种方法不仅具有更好的可解释性,而且适用于小样本情况下的罕见病早筛分类,为罕见病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途径。
Select
妇科罕见病原发性闭经病历结构化和智能诊断研究
姜会珍 冯鹏辉 郭安辉 陈峰 丁颖 罗敏 朱卫国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28-32、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妇科罕见病原发性闭经病历结构化及智能诊断中的应用,以提升诊疗效率与准确性。方法:临床专家对原发性闭经患者病历进行了详细标注,涵盖病史、症状和体征等信息。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训练命名实体识别和机器阅读理解模型,从非结构化文本中提取关键医疗信息,并通过 XGBoost 算法训练智能诊断模型。结果:病历结构化模型准确率高达 93.3%。智能诊断模型在原发性闭经识别中的准确率达到 90.0%,显著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和效率。结论:AI 技术在原发性闭经诊断中的应用,展现出提高诊断精准性、优化医疗服务、减轻医护人员负担的潜力,为罕见病的辅助诊疗提供了有效途径。
智慧医院建设与实践
Select
眼科 PACS 专科工作平台设计与实践
钟佳冰 邱春旭 丁浩 卢成喆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33-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临床眼科专科服务能力,优化患者就诊流程。方法:分析医院现有眼科业务流程的不足,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及模块化设计方法构建眼科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专科工作平台。结果:该平台涵盖眼科科室日常业务,实现了眼科专科与全院信息化的互联互通,全流程医疗文书无纸化;形成眼科专科化数据库,便于分析患者信息、指标数据和就诊信息等,提高了眼科服务水平和效率。结论:眼科 PACS 专科工作平台极大提高了眼科影像管理效率和质量,提升了临床工作效率,可为同类专科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Select
基于预约冲突检测的治疗系统全闭环管理实践
刘子煜 郑芳 黄晨欣 王巍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39-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基于预约冲突检测的治疗系统,实现医院治疗项目的预约和全流程闭环管理。方法:基于临床实际需求和国家智慧医院建设指导意见,结合我院智慧服务中台的建设,设计和开发了一个包含治疗预约冲突检测的治疗系统。结果:系统上线 6 个月,累计完成 16 350 人次治疗预约和 14 041 份治疗记录,自助预约率达到 93.28%。以皮肤外科为例,系统上线前患者现场等待时间为(40.93±22.67)min,系统上线后患者现场等待时间为(23.08±13.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该系统实现了患者自助预约,帮助患者合理安排治疗时间,记录了治疗全过程,充分提高了医护工作效率,改善了治疗秩序,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Select
智慧医院建设下“外科一张床”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杜洁 齐国强 单晓敏 赵永根 李哲明 陈凌栋 俞刚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44-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在保证诊疗质量的前提下,推行“外科一张床”模式,实现多科室跨病区收治患儿,提升床位利用率。方法:调研“外科一张床”模式下临床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痛点,综合考虑业务管理、绩效分配、临床操作等要素,设计符合浙大儿院的“外科一张床”创新服务模式。结果:“外科一张床”模式上线两月内,浙大儿院外科跨病区收治患者数量共计 186 例,平均入院等待时间下降 25.34%,病床使用率由 82.56% 上升至88.10%。结论:“外科一张床”模式的推行,实现了医院床位的高效利用,降低了患者入院等待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Select
人类精子库志愿者随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陶知文 任洁 朱勇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50-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提高捐精志愿者回访率,改变传统纸质记录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借助信息化手段设计一套人类精子库志愿者随访管理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三层 B/S 结构,采用 SQL Server 2019 数据库和 Visual Studio 2013 开发工具,并应用 .NET MVC 模式进行设计。系统包括志愿者管理、电话管理、系统管理 3 个功能模块。结果:基于精子库信息管理平台的业务数据,成功实现了捐精志愿者全流程的随访管理。通过将志愿者回访与工作人员绩效挂钩,回访率提升近 60%。结论:该系统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随访效率,有效满足了精子库日常工作需求,展现出较高的实用价值。
数据管理与利用
Select
智能病案编码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应华永 宋莹莹 熊尚华 杨旋 丁明星 张怡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56-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融合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技术的智能病案编码模型,解决传统人工编码方式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方法:首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构建电子病历信息抽取模型,提取电子病历中和编码相关的文本特征向量,并识别临床诊断实体;其次构建文本多标签分类模型,对临床诊断实体进行分类编码并得到 ICD 粗编码;然后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核心词匹配模型,对粗编码结果进行进一步甄选;最后,比较智能病案编码模型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等方法及传统人工编码的性能。结果:本研究构建的智能病案编码模型编码性能优于 CNN 模型、BiLSTM+ 注意力机制模型以及本研究不带数据简单扰动增强的智能病案编码模型;智能病案编码模型对恶性肿瘤病种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编码的正确率分别为 96.63% 和 98.94%,显著高于传统人工编码的正确率 85.25% 和 89.36%(P < 0.05)。结论:智能病案编码模型可以提升病案编码质量,同时提高编码效率,可为后续开展 DRG/DIP 预分组和精细化运营管理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支撑。
Select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智能指标分析系统构建与应用
李芹 孔明军 陶秀红 彭瑞雪 邹晶 郑晓菲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64-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改善传统绩效考核方式考核指标不明确、数据采集和分析不规范等问题。方法:利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将各系统分散的数据进行统一集成、治理,按照上报指标的形式存储于数据中心,实现指标全局定义,构建绩效考核系统,展示、分析相关指标趋势,并动态追踪与管理。结果:该平台集展示、统计、分析、反馈为一体,实现了指标分析智能化、运营管理精细化、绩效动态监测与预警,同时提升了业务数据质量。结论: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医院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和效率,可为医院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Select
以病案质控管理为目标的住院病历无纸化归档体系建设实践
孔勤 徐新 邓卓 赵成松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70-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病案质量和管理效率,实现住院病历归档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对某院病历归档管理流程进行深入调研与需求分析,通过建立无纸化归档闭环管理机制、文书完整性卡控机制、病案修改审核管理机制、可靠电子签名架构,构建以临床业务系统、归档系统、电子签名系统为一体的住院病历无纸化归档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结果:已实现 24 项医技报告、12 种医护文书的无纸化归档,覆盖住院归档病历范围的 90.00% 以上,病历无纸化自动归档率 96.13%,病历归档完整率达 100.00%,杜绝了纸质病历缺张少页的安全隐患。结论:住院病历无纸化归档体系的建设,有效提升现代医院病案质控管理水平,进一步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Select
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统一客户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吴楠 平智广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78-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升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ICL)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方法:参考传统服务流程,梳理样本送检前、检测中、检测后全流程以及其他个性化需求,基于前后端分离模式构建 ICL 统一客户服务平台。结果:统一客户服务平台具备电子报告单、智慧报告解读、电子产品手册和学术圈等功能,已获得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平台于 2022 年 4 月上线,截至 2024 年 3 月,电子报告单共有医生用户 84368 位,覆盖 13359 家医院;智慧报告解读共 22812 位医生使用,单月最高查看次数达 25 461 次。结论:ICL 统一客户服务平台可以满足用户对便捷和精准性的需求,促进服务标准化与统一管理。
智能医学与数字诊疗
Select
基于电子病历的电子化衰弱指数构建思路
张睿 李蕾 李玲玲 刘翔 吕庆国 石锐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83-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全面梳理国内外电子化衰弱指数的研究进展,为国内构建电子化衰弱指数提供思路。方法:检索了四川大学数字图书馆中相关文献,并从衰弱风险因子的选择及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建议进一步扩增衰弱风险指标池,并利用医学术语系统及特征选择等方法构建适用于国内的电子化衰弱指数。结论:电子化衰弱指数对于量化和分级老年人的衰弱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衰弱症状,甚至能对高风险因素进行预防干预,从而降低疾病带来的负担。
互联网+医疗健康
Select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结直肠癌早筛助手平台设计与应用
赵冬琴 何凡 彭旭东 赵庆华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89-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设计开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结直肠癌早筛助手平台,提高居民对结直肠癌筛查的依从性,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基于微信标记语言(PHP)开发前端微信小程序,基于 SpringBoot 框架开发后端云服务器,前后端数据遵循 JavaScript 对象表示法(JSON)格式传输,完成结直肠癌早筛助手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结果:该平台具备问卷填写、大便隐血结果评估、筛查数据收集与分析、筛查结果反馈和健康教育等功能。平台运行近 3 年来,访问并填写线上结直肠癌筛查问卷 25192 人次,领取大便隐血胶体金法检测试纸检测 20457 人次,根据专科医师建议完成肠镜检查 1321 人次;与 2012 年―2016 年重庆市城市癌症筛查结果相比,通过该平台进行结直肠肿瘤筛查的受检者依从性更高、病变检出率更高,息肉和痔、腺瘤和腺癌检出率均更高(P < 0.05)。结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结直肠癌早筛助手平台便于宣传与普及,且用户使用方便,可有效提高居民的结直肠癌筛查依从性,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Select
基于深度学习的 CT 室放射防护状况智能检测技术研究
韩壮 李世蛟 杨恺 马彪 于航 王耀东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96-1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医院 CT 室人员的复杂性以及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设计了放射治疗过程中操作规范性判别的智能视频检测系统。该系统以医院 CT 室内的真实视频监控影像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多目标样本标注图像数据集,并采用了 YOLOv5 网络来检测设备状态、医护人员与患者防护装备的穿戴情况。通过对目标特征进行智能分析判断,从而实现放射治疗过程中人员操作行为规范性的实时监测。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分析实时采集到的视频信息,实现 CT 室内多种目标的准确识别以及对患者防护服穿戴情况的有效监控。
Select
基于 BERT 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预警模型
查佳凌 金薇 徐呈宙 李玫 宛艳俊 许金超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101-1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设计并训练一个青少年心理健康预警模型,通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或心理日记等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并预警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方法:基于 BERT 预训练模型,构建基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预警模型,利用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数据和心理论坛上抓取的资料,对模型进行增强训练和微调,从而实现对心理健康相关信息的文本分析和预警,有效和迅速地发现青少年群体中的心理问题。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 BERT 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预警模型在分类任务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经过增强训练后的 BERT 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了 88.21%,与传统的 MLP、SVM、LSTM 模型相比,在准确率和召回率等关键指标上有显著提升。结论:本研究提出的预警模型为心理健康评估提供了科学而便捷的方法,能有效提升对青少年心理状态评估的准确性,适用于医院、学校和家庭等多种场景。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模型,以应对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数据挑战。
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安全
Select
医院安全移动应用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郭幽燕 韩向非 赵宇 陈洁 王琮琤 杜渐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107-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降低医院移动办公和移动业务场景中的数据安全泄露风险。方法:基于虚拟手机技术,将移动办公和移动业务 App 实际安装和运行在医院内网的虚拟手机服务器上,而用户手持的移动终端只作为虚拟手机的显示和输入设备,同时部署数据安全网关,实现虚拟手机与移动终端的网络隔离,防止内部数据泄露到外部。结果: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访问虚拟手机中的移动应用,所有的应用数据都只在虚拟手机中被处理和存储,从而避免数据从移动终端泄露。结论:建设安全移动应用平台可以降低医院移动办公和移动业务场景中的数据安全风险,减少医院对移动终端进行安全管控的要求,有助于推动移动业务的健康发展。
基层与区域卫生信息化
Select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全国省级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
李少琼 杜雪杰 金丽珠 葛辉 宋渝丹 郭青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111-1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及权重,构建以组织管理、设施安全、功能应用、建设成效为主要框架的省级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三级评价指标,包含 4 个一级指标、10 个二级指标、34 个三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 0.256、0.252、0.260、0.231。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全国省级疾控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验证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Select
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平台设计及应用研究
王莉 奚丽君 胡姗姗
中国数字医学. 2024, 19(10): 115-1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571.2024.10.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具备智能辅助功能的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平台建设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和指数模型,构建评价平台,实现对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结果:评价平台上线后为全校 830 位教师提供了教学能力评价,教师对平台提供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满意度高于 98%。结论:将评价平台融入临床教师教学发展能力建设工作中,可有效助力于教师察觉教学短板、教师教学竞赛质量提升、教学成效贡献判断等,促进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了医学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为医院信息化转型升级、医学院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决策依据参考。